AiPaper
论文状态:已完成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perspective for smart nutrition research and healthcare

发表:2023/08/09
原文链接
价格:0.10
已有 4 人读过
本分析由 AI 生成,可能不完全准确,请以原文为准。

TL;DR 精炼摘要

该论文系统综述了人工智能在食品科学与营养领域的应用,重点分析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如何提升营养诊断、个性化治疗和健康管理效率。研究指出,AI虽无法替代医护人员的情感关怀,但通过提升精准度和降低成本,推动医疗营养服务普及,同时强调伦理考量的重要性。

摘要

Vol:.(1234567890) 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2024) 4:86–101 https://doi.org/10.1007/s43393-023-00200-4 1 3 REVIE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perspective for smart nutrition research and healthcare Saloni Joshi 1 · Bhawna Bisht 1 · Vinod Kumar 1 · Narpinder Singh 1 · Shabaaz Begum Jameel Pasha 2 · Nardev Singh 3 · Sanjay Kumar 1 Received: 5 June 2023 / Revised: 25 July 2023 / Accepted: 25 July 2023 / Published online: 9 August 2023 © Jiangnan University 2023 Abstrac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the potential to dramatically change the field of healthcare and nutrition by imitating human cognitive processes. This field involves smart machine-based applications, such as Machine Learning (ML), neural networks, an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o tackle and solve various issues. The current study’s purpose is to highlight specific AI- based applications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employed in the fields of nutrition and healthcare. The published data from various search engines, such as PubMed/Medline, Google Scholar, Scopus, Web of Science, and Science Direct, were used for col- lecting the relevant data. The study d

思维导图

论文精读

中文精读

1. 论文基本信息

1.1. 标题

人工智能辅助的食品科学与营养视角,用于智能营养研究和医疗保健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isted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perspective for smart nutrition research and healthcare)

1.2. 作者

Saloni Joshi, Bhawna Bisht, Vinod Kumar, Narpinder Singh, Shabaaz Begum Jameel Pasha, Nardev Singh, Sanjay Kumar

1.3. 发表期刊/会议

该论文由 Jiangnan University 于2023年发布,表明其可能发表在该大学相关的期刊或作为会议论文集的一部分。根据摘要和引言的风格,很可能是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综述性文章。

1.4. 发表年份

2023年

1.5. 摘要

人工智能(AI)通过模仿人类的认知过程,有潜力彻底改变医疗保健和营养领域。该领域涉及基于智能机器的应用,如机器学习(ML)、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处理,以解决各种问题。本研究旨在突出目前应用于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特定AI应用。相关数据通过PubMed/Medline、Google Scholar、Scopus、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等多个搜索引擎收集。研究表明,有多种基于AI的方法和途径可用于改善诊断和治疗、降低成本并增加医疗保健设施的可及性。尽管AI无法取代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的个性化关怀、同理心和情感支持,但这些迅速扩展的方法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谨慎行事并确保将道德考量放在首位至关重要。

1.6. 原文链接

/files/papers/690b65cc079665a523ed1db0/paper.pdf 该链接指向论文的PDF文件,状态为已正式发表。

2. 整体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动机

论文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该论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AI)在食品科学、营养研究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当前应用、潜力、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它关注于AI如何通过模仿人类认知过程来革新这些领域,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复杂数据、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优化个性化干预措施方面的能力。

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当前领域是重要的?现有研究存在哪些具体的挑战或空白?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营养评估和医疗诊断方法面临效率低下、准确性不足以及难以实现个性化的问题。人类智能在处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方面存在局限性,导致在营养建议、疾病诊断和治疗优化上难以达到最佳效果。现有研究需要一个全面的概述来整合和评估AI在这些领域的多样化应用,明确其优势和不足,以便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这篇论文的切入点或创新思路是什么? 这篇论文的切入点是作为一篇综述,系统性地评估和总结了AI、机器学习(ML)和深度学习(DL)在营养和医疗保健中的具体应用。它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梳理了AI在食物识别、饮食评估、个性化营养、疾病风险预测、辅助诊断和治疗,以及解决特定健康问题(如癌症和肥胖)方面的进展。此外,论文还批判性地讨论了这些技术带来的挑战,如数据质量、伦理考量和可及性,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

2.2. 核心贡献/主要发现

论文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该论文最主要的贡献是对人工智能在食品科学、营养研究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批判性评估。它系统地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 AI技术概述: 详细介绍了AI及其主要分支,如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以及物联网(IoT)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2. 营养领域应用: 阐述了AI在营养评估、个性化饮食建议、食物成分分析、食品掺假检测、移动应用(例如饮食日志、可穿戴设备)和图像识别系统(IBFRS)中的作用。
  3. 医疗保健领域应用: 总结了AI在疾病诊断(特别是癌症和肥胖)、治疗优化、精准医疗、风险预测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方面的贡献。
  4. 挑战与伦理: 明确指出了AI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质量、复杂性、缺乏人文关怀、可及性、伦理和隐私问题。
  5. 未来研究方向: 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需求和方向,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论文得出了哪些关键的结论或发现?这些发现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1. AI的变革潜力: AI能够显著改善数据收集、处理和理解复杂的营养相关信息,并提高营养评估的准确性,从而加速疾病诊断流程、实现营养需求的个性化,并优化治疗方案。

  2. 广泛的应用场景: AI已在营养和医疗保健的多个子领域展现出实用价值,从食物识别和膳食优化到疾病风险预测和机器人辅助手术,覆盖了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全链条。

  3. 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AI技术有望通过自动化和优化流程来降低医疗成本,并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4. 个性化与精准化: AI能够处理海量数据,为个体提供更精准的营养建议和治疗方案,推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营养的发展。

  5. 局限性与挑战: AI在应用中仍面临数据质量差、缺乏人类情感支持、伦理道德和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这些是其广泛普及和有效应用的主要障碍。

    这些发现解决了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应对传统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挑战,例如海量数据的处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诊断效率的提升,并同时提醒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正视并解决伴随技术而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3. 预备知识与相关工作

3.1. 基础概念

为了理解本文所讨论的人工智能在食品科学、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需要掌握以下核心概念:

3.1.1.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概念定义: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创建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机器和系统。这些任务包括学习、推理、解决问题、感知、理解语言和做出决策。John McCarthy将其定义为“制造智能机器和智能计算机程序的科学和工程”。

在本文中的作用: AI是贯穿全文的总括性概念,所有其他技术(如ML、DL)都是其子集或相关应用。它模仿人类智能,旨在通过技术进步来增强人类能力。

3.1.2.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ML)

概念定义: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领域,它使计算机系统能够通过从数据中学习来改进其性能,而无需进行明确的编程。ML算法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识别模式、做出预测或决策。它通常涉及统计学习系统,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输入数据识别模式并适应输出。

在本文中的作用: ML被视为AI在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实现许多高级功能的关键驱动力,例如预测营养价值、疾病风险、个性化饮食规划等。

3.1.3. 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DL)

概念定义: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集,它使用具有多层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来学习和表示数据。这些“深层”网络可以从原始数据中自动提取复杂的特征,无需人工干预。DL在处理图像、语音和文本等复杂数据方面表现出色。

在本文中的作用: DL是ML的一个更高级形式,特别适用于处理大规模和复杂的营养及医疗数据,如医学影像分析、食物图像识别等。

3.1.4.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

概念定义: 人工神经网络是受人脑生物神经元结构启发的计算模型。它们由相互连接的“人工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分层排列(输入层、一个或多个隐藏层、输出层)。每个连接都有一个权重,神经元通过这些权重和激活函数处理输入信号,并将输出传递给下一层。ANNs特别擅长模式识别和非线性映射。

在本文中的作用: ANNs是DL的基础,在营养科学中用于预测地中海饮食模式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身体成分研究,以及在临床上用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等。

3.1.5.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

概念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计算设备、机械和数字机器、物体、动物或人组成的网络,它们被赋予唯一的标识符,并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而无需人与人或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它允许远程管理和监控物理环境。

在本文中的作用: IoT在营养和医疗保健中提供了实时数据收集和监测的能力,例如智能膳食监测系统、可穿戴传感器用于健康监测(心率、血糖等),以及农业中的土壤营养检测。

3.1.6. 自然语言处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概念定义: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旨在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它涉及文本分析、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情感分析等技术。

在本文中的作用: 在医疗保健中,NLP可用于处理医学文献、电子健康记录,甚至驱动虚拟助手和聊天机器人。

3.1.7. 计算机视觉 (Computer Vision)

概念定义: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领域,它使计算机能够“看”和理解图像和视频。它涉及图像识别、物体检测、图像分割、图像处理和场景理解等技术。

在本文中的作用: 在营养领域,计算机视觉是实现图像识别的食物识别系统(IBFRS)的基础,用于自动评估膳食摄入量和营养价值。在医疗保健中,用于医学影像分析(X光、CT、MRI)以辅助疾病诊断。

3.2. 前人工作

本文作为一篇综述,其“前人工作”实际上是其所总结的、AI在营养和医疗领域已有的应用实例和研究方向。以下是论文中提及的一些关键前人工作类型及其背景:

  • 食物组成与营养价值预测: 研究人员已利用AI测试食品产品的组成,并使用径向基函数(RBF)、ANN和遗传算法(GA)优化发酵小麦胚芽中的潜在抗癌剂,以及生物医学营养素和维生素的研究。例如,Smith et al. 使用 ML 方法预测饲料的营养价值(干物质、纤维、灰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 个性化营养与膳食评估工具: AI方法促进了营养评估工具的进步,通过改进基于饮食暴露的健康结果预测,实现个性化膳食建议和食谱评估自动化。
  • 医疗诊断与治疗: AI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例如:
    • 癌症诊断与支持: Thara和Kather et al. 利用深度学习(DL)基ANN开发了多种血肿瘤标志物模型,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显著提高了特异性和诊断灵敏度。ANN模型在预测结直肠癌方面也比单一血清标志物更准确。
    • 抑郁症检测与COVID-19分类: 集合深度学习(EDL)被证明在跨领域场景中识别抑郁症状和分类COVID-19患者方面高效。
    • 医学影像分析: AI算法被用于分析内窥镜图像(结肠息肉检测)、放射图像(肺炎诊断)、皮肤图像(黑色素瘤检测)以及MRI、断层扫描和乳腺X射线图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动检测)。
  • 健康监测与管理:
    • 肥胖预防与管理: ANN概念被用于开发基于图像的工具,监测含糖碳酸饮料的实际摄入量,并提供营养信息以防止超重和肥胖。ML模型也被用于预测儿童和成人肥胖风险。
    • 可穿戴设备与移动应用: 结合远程医疗和可穿戴技术,AI驱动的移动应用用于远程营养评估、体重管理(如Cronometer, MyFitnessPal, Noom)、糖尿病管理(如Day Two, Glucose Buddy)和胃肠道疾病(如Cara care IBS)。
  • 食品安全与农业: AI还用于检测食品掺假,以及在精准农业中优化作物生产,提高营养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3. 技术演进

AI技术在食品科学和营养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2010年代后期开始加速。早期,AI更多地作为一种数据分析工具,用于预测和模式识别。随着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崛起,以及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大数据集的出现,AI开始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显著演进:

  1. 从传统ML到DL: 早期可能更多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等传统ML方法,但随着图像、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增多,深度学习(如卷积神经网络 CNN、循环神经网络 RNN)因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而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图像识别(如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表现卓越。
  2. 数据驱动与个性化: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应用的普及,能够收集大量的个体健康和饮食数据。AI利用这些大数据,从群体层面的建议转向高度个性化的营养和健康管理方案。
  3. 多模态数据融合: AI开始能够整合来自不同源的数据,例如医学记录、饮食调查、基因信息、可穿戴设备数据和环境数据,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
  4. 实时监测与干预: 结合物联网(IoT)和传感器技术,AI能够实现对饮食行为、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并提供即时反馈和干预。

3.4. 差异化分析

本文作为一篇综合性综述,其主要差异化和创新点不在于提出新的算法或模型,而在于:

  • 综合性与全面性: 与专注于某一特定AI技术或某一特定应用领域的综述不同,本文力求全面覆盖AI在食品科学、营养和医疗保健三大领域内的多种技术(ML、DL、ANN、IoT)和多样化应用场景(食物识别、营养评估、疾病诊断、个性化干预、食品安全等)。
  • 对初学者友好: 论文在引言和技术介绍部分,对AI、ML、DL、ANN和IoT等基础概念进行了清晰的解释,有助于初学者理解。
  • 强调当前应用与潜力: 论文不仅概述了AI的理论能力,更侧重于展示“正在被采用”的具体应用案例,并对其潜在的变革性影响进行了展望。
  • 平衡性讨论: 在强调AI巨大潜力的同时,论文也批判性地指出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如数据质量、伦理问题、可及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需求,提供了一个相对平衡的视角。

4. 方法论

4.1. 方法原理

本文采用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文献综述方法,旨在通过系统地检索、筛选和评估现有发表的科学数据,来总结人工智能(AI)在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具体应用、技术原理、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大量已发表研究的整理和归纳,形成对该领域当前发展状况的全面认识。

4.2. 核心方法详解 (逐层深入)

本综述的实施过程严格遵循以下步骤来确保相关性和全面性:

4.2.1. 文献检索策略

研究人员在多个知名的科学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中进行了文献检索,以确保覆盖尽可能多的相关研究。这些数据库包括:

  • PubMed/Medline: 一个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维护的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文献数据库。
  • Google Scholar: 一个免费的学术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学术文献的全文或元数据。
  • Scopus: 一个由爱思唯尔(Elsevier)拥有的引文和摘要数据库,覆盖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
  • Web of Science: 一个跨学科的引文数据库,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文学科的顶级期刊、会议文献和书籍。
  • Science Direct: 爱思唯尔旗下的全文数据库,提供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的期刊文章和书籍章节。

4.2.2. 关键词选择 (MeSH Terms)

为了确保检索的精确性和广度,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系列精心选择的医学主题词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 Terms) 和相关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涵盖了AI技术本身、应用领域以及具体疾病和评估指标,包括:

  • "AI" (人工智能)
  • "Nutrition" (营养)
  • "Healthcare" (医疗保健)
  • "Food recognition" (食物识别)
  • "Obesity" (肥胖)
  • "Cancer" (癌症)
  • "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
  • "Machine learning" (机器学习)
  • "Neural networks" (神经网络)
  • "Diet therapy" (饮食疗法)
  • "Nutritive values" (营养价值)
  • "Nutritional quality" (营养质量)
  • "Nutritional availability" (营养可及性)
  • "Nurse AMIE" (护士AMIE,一个特定AI应用的名称)

4.2.3. 筛选与纳入标准

在检索到文献后,研究人员对这些文献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以确保只有最相关和高质量的研究被纳入综述。筛选标准如下:

  • 语言限制: 仅纳入以英语 (English language) 发表的文献。
  • 相关性: 纳入与“AI在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这一主题高度相关的文章和论文。
  • 排除标准:
    • 以其他语言发表的文献被排除。

    • 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被排除。

    • 重复的文献被排除。

      通过上述系统化的方法,研究人员旨在全面收集和评估AI在食品科学、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本综述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5. 实验设置

5.1. 数据集

由于本文是一篇综述性文章,它本身不进行实验,因此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数据集”或“实验数据”。其“数据”是来自以下在线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中发表的科学文献:

  • PubMed/Medline

  • Google Scholar

  • Scopus

  • Web of Science

  • Science Direct

    这些数据库是其文献检索的来源,通过这些来源收集到的文献构成了本综述的“研究对象”。文献的筛选基于特定的关键词和纳入/排除标准。

5.2. 评估指标

作为一篇综述文章,本文不涉及量化的评估指标来衡量其自身“方法”的性能。它对AI在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进行的是定性评估,关注以下方面:

  • 应用广度: AI技术在多少个不同的营养和医疗子领域得到了应用。

  • 技术类型: 哪些AI技术(ML, DL, ANN, IoT等)被主要使用。

  • 益处与潜力: AI应用所带来的具体益处,如提高诊断准确性、实现个性化、降低成本、增加可及性。

  • 挑战与局限性: AI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如数据质量、伦理考量、可及性、缺乏人文关怀等。

  • 未来发展: AI技术在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需求。

    本文通过对所收集文献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来“评估”AI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和前景。

5.3. 对比基线

由于本文是综述,它不提出新的模型或算法,因此也没有传统的“对比基线”来衡量其自身方法的优越性。相反,本综述通过比较和总结不同AI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表现,以及它们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来展示AI的价值。例如,它提及了AI-based方法在预测疾病(如癌症、肥胖)方面比传统单一标志物更准确,或者在饮食监测方面比传统手动记录更高效。这些“对比”体现在其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和讨论中,而非通过自身实验进行的直接量化比较。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6.1. 核心结果分析

本综述的核心结果是系统地概述了人工智能(AI)及其子领域(机器学习 ML、深度学习 DL、人工神经网络 ANN)以及物联网(IoT)在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益处、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6.1.1. AI、ML和DL的关系与应用

  • 关系图谱: 论文通过图 1 清楚地展示了 AI、ML 和 DL 之间的层级关系,即 DL 是 ML 的子集,ML 是 AI 的子集。 以下是原文 Figure 1 的结果:

    Fig. 1 Relationship and connection between AI, ML, and DL 该图像是一个示意图,展示了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深度学习(DL)之间的关系,分别用脑部电路图、带齿轮的脑图和神经网络示意图表示,体现了三者的层级与关联。

  • 定义:

    • AI 被定义为模仿人类智能的机器能力,涵盖了 ML 领域。
    • ML 是 AI 的应用,使系统能够从经验中自动学习并改进。
    • DL 是 ML 的应用,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深层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它模仿生物神经元结构。
  • 原理: ML 系统通过识别输入数据中的模式进行自学习,并不断提高智能而无需人工干预。DL 系统则从经验中学习,并需要大量的输入数据,其深层神经网络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具有多个层。

6.1.2. 人工神经网络 (ANNs) 的应用

  • 结构: 论文通过图 2 展示了 ANN 的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 以下是原文 Figure 2 的结果:

    Fig. 2 Structur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该图像是图 2,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结构示意图,表现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节点连接关系,展示多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

  • 应用广泛性: ANNs 在建模具有非线性依赖关系的数据集时显示出独特价值,例如在营养科学中预测地中海饮食模式、临床特征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以及身体成分研究。

  • 临床诊断: ANNs 在临床营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研究表明,DL-based ANNs 被用于开发胃癌的多种血肿瘤标志物,提高了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单一血清标志物相比,ANN 模型在预测结直肠癌方面更准确。

  • 生活方式干预: ANN 还用于预防超重和肥胖,例如通过图像识别工具监测含糖碳酸饮料的摄入量,并提供营养信息。

6.1.3. 物联网 (IoT) 的应用

  • 定义: IoT 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连接物理设备以实现相互通信和数据共享的网络。
  • 营养与膳食监测: IoT 在膳食监测和跟踪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膳食监测系统由 Wi-Fi 传感器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组成,通过食物称重传感器测量食物重量,并根据营养价值对食物进行分类,从而预测营养缺乏和肥胖。
  • 智能农业与健康: IoT 也应用于农业,如基于 IoT 的土壤营养和植物病害检测系统。在医疗保健中,IoT 连接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用于健康监测设备(心率监测器、智能床、电子腕带)。

6.1.4. AI 在营养中的潜在作用

  • 精准营养: AI 用于诊断疾病、评估临床结果、开发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它能精确评估膳食摄入量,提供有用的反馈。
  • 营养价值预测: ML 方法已被用于预测饲料的营养价值(如干物质、纤维、粗蛋白等)。ANN 模型结合元启发式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优化烹饪参数,以提高油炸鱼的营养价值。
  • 智能农业: AI 驱动的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和营养质量,实现精准农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食品安全: AI 系统能够处理大量的食品相关数据,识别食品掺假模式和异常情况。
  • 移动应用与可穿戴设备: 移动应用(如 Cronometer, MyFitnessPal, Noom)用于体重管理,具有食物追踪、运动记录等功能。可穿戴设备和远程医疗用于远程营养评估。

6.1.5. AI 在营养领域的应用领域

论文通过图 3 总结了 AI 在营养领域的核心应用: 以下是原文 Figure 3 的结果:

Fig. 3 Domains of AI in the field of nutrition 该图像是图3,展示了营养领域中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食物图像识别、饮食优化、饮食模式评估、风险因素预测以及饮食计划与进展,突出AI在智能营养研究中的多样化角色。

  • 食物图像识别 (Food Image Recognition): DL 在医学图像分析和营养领域的食物图像识别中具有重要应用。
  • 饮食优化 (Diet Optimization): 数学优化技术用于制定符合营养和经济限制的膳食计划,如癌症预防的饮食建议。
  • 膳食模式评估 (Dietary Pattern Assessment): ML 能够分析高维数据,识别复杂的膳食模式,用于疾病风险因素预测。
  • 风险因素预测 (Prediction of Risk Factors): AI 算法用于预测与各种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
  • 饮食规划 (Diet Planning): ML 驱动的自动饮食规划被认为是营养学领域的重大进步。
  • 进展 (Advancement): AI 驱动的数字应用显著减轻了传统饮食监测的负担。

6.1.6. AI 辅助的数字创新用于膳食监测与报告

  • 痛点: 传统膳食监测方法(24小时膳食回顾、食物频率问卷、食物日记)存在记忆偏差、手动数据输入和漏报等问题。
  • 智能手机应用: 移动应用(如 MyFitnessPal)提供了庞大的食物数据库和条形码扫描功能,简化了饮食记录。与外部设备(血糖监测仪、智能秤)结合,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
  • 图像识别食物系统 (IBFRS):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移动摄像头进行膳食评估。
    • 步骤: 论文通过图 4 详细展示了 IBFRS 的工作流程: 以下是原文 Figure 4 的结果:

      Fig. 4 Steps included in IBFRS 该图像是一张示意图,展示了食物图像处理和营养估算的步骤,包括图像预处理、分割、特征提取、降维、分类、体积估算和营养估算等关键环节。

      1. 用户拍摄餐点照片。
      2. 图像预处理,使用分割算法将食物分类。
      3. 特征提取。
      4. 食物分类。
      5. 计算每种食物的体积,并估算营养价值。
    • 局限性: 存在测量误差,如光线不足、忘记拍照等。

  • 传感器:
    • 物理传感器: 可穿戴传感器(EMG、压电、声学传感器)监测咀嚼和吞咽动作;智能餐具检测进食行为和食物成分。
    • 化学传感器: 检测与营养摄入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血液中的维生素 C、尿液中的葡萄糖),例如呼气酮测量仪(Biosense monitor, Ketonix analyzer)和连续血糖监测仪(CGMs)。

6.1.7. AI 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概述

  • 提升诊断与治疗: AI 可协助医生做出临床诊断,提供最新的医疗信息,并处理海量数据以发现新信息和开发新药物。
  • 疾病诊断: AI 算法用于检测肿瘤、辅助构建临床试验队列、分析医学图像(X光、CT、MRI)以诊断癌症、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 精准医疗: AI 分析患者数据(遗传、病史、生活方式)以创建个性化治疗建议。
  • 药物发现: AI 加速新药的发现和开发。
  • 预测分析: AI 识别高风险患者,帮助医疗专业人员采取预防措施。
  • 患者管理: AI 驱动的虚拟助手向患者提供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案。
  • 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显著增加,应用于泌尿外科、结直肠科、心胸外科、骨科和神经外科,提供更精准的操作和更好的视野。

6.1.8. AI 与癌症

  • 患者支持: AI 用于开发聊天机器人,为年轻癌症患者提供积极心理学技巧。智能手机应用辅助乳腺癌或前列腺癌患者。
  • 转移性乳腺癌 (MBC) 患者支持系统: 护士AMIE (Nurse Addressing Metastatic Individuals Everyday, AMIE) 是一个基于 AI 技术的支持性护理平台,专注于自我护理和导航。
    • 功能: 论文通过图 5 展示了护士 AMIE 的运作机制,包括通过YouTube视频、电话、运动和咨询等多种渠道,对患者症状、心理行为和功能进行常规评估和反馈。 以下是原文 Figure 5 的结果:

      Fig. 5 Functioning of nurse AMIE 该图像是图5,展示了护士AMIE的功能流程图,包括问候、注册用户验证、介入记录及反馈功能,分为状态、对话交互和后台决策三个部分。

    • 可行性: 研究表明 AMIE 在 MBC 患者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 个性化营养建议: AI 考虑癌症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和化疗副作用,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例如推荐富含营养的食物来管理恶心、味觉改变或体重减轻。
  • 生存预测: AI 模型用于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尤其是在术后一年内因饮食改变、肌肉流失和手术调整而进行的长期生存预测。

6.1.9. AI 与肥胖

  • 风险因素与预测: 肥胖与不健康饮食习惯、久坐生活方式相关。AI 算法可识别高风险个体,实现早期预防干预。
  • 儿童肥胖: AI 模型可用于预测儿童未来的肥胖类别,因为传统的 WHO 生长图表只能显示当前状态,不能预测未来。ML 算法在数据中发现隐藏模式,具有高预测准确性。
  • 应用案例:
    • Dunstan et al. 使用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算法,通过食品销售数据预测全国肥胖率,发现烘焙食品、奶酪和碳酸饮料是预测肥胖最有用的食品类别。
    • DL 模型利用电子健康记录 (EHR) 数据,以 80% 的准确率预测 3-20 岁之间的肥胖。
    • Zare et al. 使用逻辑回归和 ANNs,结合幼儿园 BMI 数据和人口统计学信息,以约 87% 的准确率预测四年级肥胖。

6.1.10. 其他健康状况

  • 痴呆症: AI 算法分析医疗数据,检测认知能力下降的早期迹象,辅助诊断痴呆症,并提供预测模型、个性化护理和辅助技术。
  • 心血管疾病 (CVD): AI 用于医学影像分析(超声心动图、CT 扫描、MRI 扫描)以识别异常和辅助诊断 CVD,并跟踪变化提供早期预警。AI 驱动的智能手机应用和传感器提供个性化干预,监测血脂状况。
  • 代谢疾病: AI 有潜力辅助管理和预防代谢疾病(如 2 型糖尿病)。AI 营养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有效,例如通过移动设备记录膳食摄入,结合照片分析技术自动识别食物和评估营养价值,以改善血糖控制。AI 系统分析医疗记录、遗传数据、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促进早期诊断和新疗法的开发。

6.2. 数据呈现 (表格)

以下是原文 Table 1 的结果:

AI-based conceptApplicationBenefitsReferences
DLRadiology picturesDiagnosing and treating cancer at an early stage[61]
DLRadiomics, oncology-oriented image analysisDetecting alterations in tumor size, shape, and [62] texture
ANNs, DL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PL)Virtual assistants, chatbots, voice-activated gadgets, and language translation[10]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Used for repetitive tasksBetter productivity, accuracy, scalability and cost savings[63]
MLRadiological image analysis, retinal scanning, genomic based precision medicineRecognizing patterns and irregularities[64]
Machine learningGenetics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EP)Increase the precision and speed of analysis[65]
ML, DL, computer vision, RLSurgical procedures utilizing robotic surgeryPrecision movements, better view of the surgical field[66]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 High dimensional dataIdentifying a skin lesion's, retinopathy, microaneurysms and hemorrhages[67]
DL, MLAssessment of dietary intake (macronutrients)AI evaluate the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macro- nutrients[68]
ANN, MLMonitoring of trace elementsDelivering faster, mor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monitoring[68]
IoT, ML, DLTechniques of physical assessmentAnalyzing the data gathered using direct and indirect method of assessment[69]
MLGeriatric clinical nutritionPersonalized diet planning, medication man- agement, disease management[70]
ML, DLMaternal health care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access to quality care[71]
MLPrediction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Predicting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72]
CNNNutritional status assessment (automatic calorie intake determination)Image analysis, portion and calorie estimation [73]

以下是原文 Table 2 的结果:

Study referencesTopicDomainSampleApplications
[104]Intake of nutrients, such as car- bohydrate, protein, and mineralDL and ML322 meals pictures and recipes were put togetherEstimation by RGB image pro- cessing
[105]Vitamin supplementationDL3 public databasesBioinformatic and network analysis
[106]Carbohydrate counting for diabetesDL and ML54 plated meals with 3 different food itemsGoCARB AI-based application estimate carbs of plated meals
[107]Assessment of dietary intakeDL and ML214 recall participantsASAA24 web-based tool for 24-h dietary recall
[108]Level of trace elementsDL, ML, and ANN 2000 dynamic internal media samples, 750 drinking water sampleMicroelement level determination in body
[109]Parkinson patients' dietary assessmentANN520 food and drink items, 100 images eachImage processing tool NutriNet, The final collection consists of
[68]Calorie and macronutrientDL and ML2 meal image input130,517 photographs GoFOOD: food image
[110]Anemia detectionDL and ML20 pregnant women aged 2236 yearCamera-based prediction
[111]Excess body fat percentageANN1999 children aged 819 yearsInput parameters of age, height, weight,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112]Diet assessmentANN20,000 pairs of depth images3D cloud mapping for manage- ment of dietary behavior

6.3. 消融实验/参数分析

本综述文章并没有进行自身的实验,因此不涉及消融实验或参数分析。其主要任务是对现有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而不是产生新的实验数据。

7. 总结与思考

7.1. 结论总结

本文全面地总结了人工智能(AI)在食品科学、营养研究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当前应用、潜力、挑战和未来方向。核心结论包括:

  1. AI的变革性作用: AI,特别是其子领域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结合物联网(IoT)等技术,正在显著提升数据收集、处理和复杂营养信息的理解能力,从而改进营养状态评估和医疗诊断。

  2. 广泛的应用场景: AI在个性化营养建议、食物组成分析、食品掺假检测、膳食监测(通过移动应用和传感器)、疾病风险预测、辅助诊断(如癌症、肥胖、心血管疾病、痴呆症)、精准医疗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

  3. 效率与精准度提升: AI能够加速疾病诊断、定制个性化营养需求、提供特定个体治疗方案,并有助于分类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加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4. 挑战与伦理考量: 尽管潜力巨大,AI的应用仍面临数据质量不足、领域复杂性高、难以模仿人类情感支持、可及性限制以及重要的伦理(如隐私保护、安全性、透明度)问题。

  5. 未来发展方向: 强调了需要开发更易理解的AI模型、评估AI疗法的长期效果、对基于AI的饮食干预进行大规模研究,并促进计算机科学、食品科学、营养学和数据科学等领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

    总体而言,AI有望在未来医疗保健中扮演关键角色,改进食物对疾病结果的影响预测模型。然而,其应用需要谨慎,并始终将道德考量放在首位。

7.2. 局限性与未来工作

7.2.1. 论文作者指出的局限性

论文作者在“Challenges of AI”一节中明确指出了AI在营养和医疗保健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和挑战:

  • 数据质量问题: AI算法高度依赖高质量、大规模的数据进行训练以产生可靠的预测。然而,在医疗保健和营养领域,数据往往不充分、不一致或不准确。
  • 领域复杂性: 医疗保健和营养是复杂的、多样化的领域,存在广泛的潜在变量影响结果,这使得AI算法难以做出可靠的预测或建议。
  • 缺乏人文关怀: AI无法取代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的个性化关怀、同理心和情感支持,医疗保健和营养需要医患之间的人际连接。
  • 应用接受度与可及性: 最大的挑战不是这些应用的能力,而是如何确保AI技术在日常医疗保健实践中的适用性和接受度。可及性受限于技术认知、成本、用户友好性、质量以及道德和法律问题。
  • 伦理考量:
    • 隐私: AI应用收集和分析大量个人数据,包括敏感医疗记录,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需要确保数据以安全、保密的方式收集、存储和处理,并遵守数据保护法规。
    • 安全性: AI可能做出“不安全和不正确”的建议,尤其在医疗领域,这可能危及患者安全。
    • 透明度: 为确保患者信任和安全,AI系统的运作和决策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透明度。
    • AGI的负面影响: 人工通用智能(AGI)的出现可能带来滥用、失业、不合理冲突等负面影响。

7.2.2. 作者提出的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在“Research needs and future direction”一节,作者提出了以下未来研究需求和方向:

  • 开发更易理解的AI模型: 需要研究如何让AI算法的建议和答案更具可解释性,并确保AI的伦理使用。
  • 评估AI疗法的长期后果: 需要探索基于AI的疗法对健康结果的长期影响。
  • 大规模评估AI饮食干预: 需要对基于AI的膳食干预措施进行大规模评估。
  • 跨学科合作: 成功和创新的研究需要来自计算机科学、食品科学、营养学和数据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之间建立联盟。这种跨学科研究将促进AI创新技术、干预措施和应用的发展。

7.3. 个人启发与批判

7.3.1. 个人启发

这篇综述文章让我对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潜力和广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个性化医疗的未来: AI能够处理海量多模态数据,实现从诊断、治疗到营养干预的全面个性化,预示着一个以个体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新时代。这对于慢性病管理、预防医学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革命性意义。
  • 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文章反复强调了计算机科学、营养学、医学等领域的交叉合作。这提醒我们,解决复杂现实世界问题,尤其是像健康这样综合性的挑战,单一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 数据作为新资源: 无论是电子健康记录、可穿戴设备数据还是食物图像,数据都成为推动AI发展的核心资源。如何高效、安全、伦理地利用这些数据,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 技术与人文的平衡: 论文在肯定AI技术优势的同时,也深刻指出了其无法取代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这提示我们,AI应该是增强人类能力和体验的工具,而非替代品,在设计和应用时需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7.3.2. 批判

  • 缺乏具体技术细节: 作为一篇综述,论文侧重于列举应用和益处,但对于核心AI技术(如ML、DL、ANN)在具体应用中的实现细节、模型架构、训练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描述相对较为宏观。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技术如何落地实践的读者而言,可能觉得不够详尽。

  • 挑战的深度探讨不足: 论文提到了数据质量、伦理、可及性等挑战,但大多是点到为止。例如,在“数据质量”方面,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不同数据源(EHR、可穿戴设备、自报数据)存在的具体偏差、缺失模式以及AI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如数据增强、鲁棒模型)。在“伦理”方面,虽然指出了隐私问题,但对于AI决策的偏见、公平性以及责任归属等更深层次的伦理困境,讨论相对有限。

  • 未提供对AI工具或模型的比较性分析: 论文列举了许多AI应用案例,但缺少对不同AI方法或工具在特定任务上性能的直接比较和批判性分析。例如,在食物识别任务中,不同DL模型(如CNN变体)的优劣势和适用场景可以有更深入的讨论。

  • 未来研究方向的普遍性: 尽管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但这些方向相对宽泛,缺乏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具体研究问题。例如,“开发更易理解的AI模型”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在哪些具体应用场景下,哪些可解释AI(XAI)技术最具潜力。

  • 对现有实施障碍的实践性探讨欠缺: 除了宏观的挑战,AI在实际医疗和营养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实施障碍,如医疗专业人员对AI的接受度、培训成本、法规审批流程、与现有系统的集成复杂性等。这些实践层面的问题在论文中提及较少。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AI在营养和医疗领域应用的概览,其广度令人印象深刻。但对于寻求深入技术细节或更具体解决方案的资深研究者来说,可能需要参考更多专门的研究。

相似论文推荐

基于向量语义检索推荐的相关论文。

暂时没有找到相似论文。